在奥体中心外的比赛间隙,抬头望去,不远处便是著名的“鸟巢”——国家体育场。自抵京以来,榕江逐梦小将队的队员们并未踏出家门,而是全身心投入百队杯足球赛的备战。这支源自“村超”发源地贵州榕江的队伍,首次踏入北京参赛,孩子们对这次机会充满珍惜。
六月底,榕江遭受洪水袭击,多座球场受损。在“逐梦计划”青少年足球公益项目的支持下,这支成立不到一年的队伍历经广东、湖南、北京的辗转训练。这个夏天,他们首次乘坐高铁,首次踏入北京,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北京真大,高楼大厦很多。”“我想去看天安门。”“我喜欢的球队是北京国安……”这个夏天,北京将成为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足球让他们从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榕江少年首次来京参加百队杯。图片来自新京报 孙海光
榕江少年首次来京参赛,教练与队员直面差距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场比赛,为了这场比赛,我们训练了这么久,是不是?”教练马志强问队员们。
孩子们齐声回应:“是!”
今年百队杯10岁以下男女混合组共有70支报名队伍,榕江逐梦小将队被分在C组。作为成立不足一年的球队,这次是他们在北京的首次亮相。多年来,“村超”不仅是重要的赛事IP,也成为贵州榕江的象征,大家都想看看这支来自“村超”发源地的队伍实力如何。
8月11日的比赛,家长们围在场外关注着这支队伍。一位家长说:“他们的脚下技术真好,如果队里再多两三个高个子球员,那就更了不得了。”另一位家长则称赞孩子们的勤奋,得知他们每天都进行训练,不禁竖起大拇指。
逐梦小将队队长林启航向记者介绍,他从一年级开始练习足球,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参加校队训练,每周日下午也几乎不休息。
去年10月,马志强加入榕江执教后,发现当地青训基础相对薄弱,教练水平也有待提高。“我们的技术和北京孩子的技战术素养、个人技术能力上真的无法比拟。”马志强表示,北京孩子五六岁就开始练足球了,而榕江的孩子接触足球要晚很多。
这次报名参加百队杯,马志强说,让孩子们出来见见世面,“百队杯历史悠久,我们的队员都知道,这是国内最优秀的平台之一,我们非常荣幸能带着榕江的小队员在北京与全国的青少年队员一起交流。”
由于天气炎热,百队杯比赛在上下半场都设有补水时间,但孩子们并不清楚补水时不能离开场地。上半场补水时,场上队员走到替补席喝水,被裁判及时叫回。下半场补水时间,大家都自觉地站在边线内,互相提醒着不要踩线。
马志强对孩子们的技术特点非常了解,他交代上半场要顶住压力,下半场则要利用体能优势伺机反击。11日下午,对阵同组实力最强的明光桥龙队,逐梦小将队上半场先丢一球,之后顽强连追两球实现逆转,迎来百队杯的开门红。
这次来北京也让林启航认清了自己与高水平球员之间的差距,他表示对手都很强,需要虚心学习,“整体配合、个人能力、控球能力都有差距。”
比赛结束后,孩子们手挽手依次向对手、裁判、对方教练鞠躬,整齐地喊出:“谢谢对手!谢谢裁判!谢谢教练!”
榕江有“村超”,车民小学有“班超”联赛
今年夏天,榕江遭遇罕见洪水,包括“村超”主场地在内的多个球场受损。在“逐梦计划”青少年足球公益项目的资助下,他们于7月2日离开榕江,辗转东莞、深圳、珠海等地进行交流比赛。这次能来北京参赛,马志强表示,孩子们之前想都不敢想,“孩子们之前都没坐过高铁,家长也没来过北京,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好事。”
▲教练马志强带领榕江逐梦小将队的孩子们参赛。图片来自新京报 孙海光
2025年,“逐梦计划”青少年足球公益项目将来到榕江县车民小学。项目发起人李田介绍,车民小学有3000多名学生,他们会从现有学生中挑选队员,并不四处“挖角”。他说,榕江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足球,氛围也特别好,“榕江的教育资源与大城市没法比,我们希望通过足球让孩子们的品德、健康等有所提升,做到足球育人。”
8月11日的比赛,逐梦小将队的孩子们普遍比对手“小一号”。李田也表示,榕江的孩子大多比北方孩子瘦小,但这无关紧要。他举例说,梅西、内马尔、伊涅斯塔、哈维等顶尖球员,身材也都一般,关键在于后期的培养。李田表示,榕江的孩子们不怕吃苦,他们也希望通过先进的足球理念和科学的青训提高足球水平。11日比赛前,李田特别叮嘱教练及时给孩子们补充电解质饮料。
第一次带队来北京参加百队杯,李田感触颇深,他表示北京的足球理念非常先进,6岁组不设名次,就是让孩子们玩儿,“其实,在孩子12岁前,甚至16岁之前,都不要过于看重(足球)成绩。”李田表示,并不是练习足球就一定要让孩子今后成为职业球员。“很多人认为12岁是一个门槛,但不管孩子12岁时踢的水平如何,只要对足球有热爱,还能坚持去踢,就应该去鼓励他。”
在榕江,车民小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地热爱上足球。榕江有“村超”,车民小学有“班超”(班与班之间的比赛)。马志强介绍,车民小学的足球氛围特别好,每年都有两次“班超”联赛,这次来北京参加百队杯的孩子们大多是三年级的学生。
在榕江执教10个月,马志强非常自豪地培养了一群心中有梦想的小队员。他说,这些山区的孩子每天都是自己上下学,脚下非常有力量,腿部力量也比大城市孩子好很多。在马志强的设想中,如果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一支校队,青训教练水平再提高一些,培养起来就更加自如了。
来源:新京报
编辑:段筠 / 编审:李枫 / 签发:蒲谋